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科 > 正文

三国虎牢关在什么地方(函谷关的真名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6 05:51:17   来源:    

三国虎牢关在什么地方?

三国虎牢关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是古京都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函谷关的真名叫什么?

古函谷关又称“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是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地。

这条古道东西长7.5公里,沿途绝岸壁立,道路狭窄,来往车辆仅得通过,“车不分轨,马不并鞍”,易守难攻,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人用“一泥丸而东封函谷”来形容它的战略地位。

它在军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战国秦汉之际,为国内少有的雄关。

汉函谷关又名“新函谷关”,距秦函谷关150公里,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

汉武帝元鼎三年(114年),楼船将军杨仆出资兴建。

据说,汉武帝时期曾迁山东一带的豪强富贾至关中地区,关中腹地乃天子脚下。

许多诸侯王被封于关外,楼船将军也被封于关外,但是杨仆耻于做关外侯,因而向武帝请求捐尽家资建函谷关一座,以雪此耻。

新建的函谷关就被称为“汉函谷关”。

现在早已废弃,仅存遗址。

魏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东北20公里处函谷关镇孟村境内,又被称为“大崤关”“金陡关”。

本为曹操运输粮草的官道,魏正始初年弘农太守孟康在运粮道的入口修建关楼。

关楼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现早已废弃,仅存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为什么叫虎牢关?

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

虎牢关,属古成皋县,公元598年隋朝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朝以后称为汜水关。

又名虎关、武牢关、成皋关、古崤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部18公里的汜水镇,因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

《穆天子传》记载:

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

汜水关和虎牢关是一个关还是两个不同的关?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是古京都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

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