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5月1日,英国在罗兰·希尔的提议和促进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正式发行,5月6日开始使用。
邮票的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黑色,面值1便士,人们称之为"黑便士邮票"。
邮票的发明人名叫罗兰·希尔,此人原本是英国乡村的一位普通乡绅,话说有一天他在散步时,看到一位邮递员来到村里,将一封远方的来信交到了一位姑娘手上,谁知姑娘拿到信后,只在信封上扫了一眼就把它还给了邮递员,干脆地来了一句:“对不起,我没钱付邮费。
”
在邮票发明之前,邮政系统一直遵循着“收信人付款”的模式,寄一封信的价格是很贵的,即便在邮政系统发达的英国,稍远一点的路程要上个十几便士也是很稀松的事情,考虑到当时英国的物价四便士就能买一磅牛肉,手头紧一点的人付不起邮资也很正常。
世界上最早的邮递员被称为信使或邮差。
1979年英国发行的一套4枚《邮票发明人罗兰·希尔》邮票,其中一枚“19世纪的邮差”就再现了19世纪初英国的邮递员。
因那时还没有发明邮票,也没有设置邮筒,当时的邮递员是上街收集信件的,他们头戴礼帽,身穿鲜艳的红色外衣,摇动手中金光闪闪的小铜铃,人们一听到清脆的铃声,便拿着信件和邮资从四方八面赶来交给邮递员。
缝纫机是由一名来自英国的木工托马斯山特发明的。
1970年,来自英国的一位木工,名字叫做托马斯山特,他成功的将一架手摇式缝纫机研制成功。
这架缝纫机同之后的缝纫机相比,在技巧上和科技水平上较为简单,这个缝纫机只能完成打洞,穿线等等简单的动作。
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又有来自法国和美国的其他专家完成了不同种类的缝纫机的制作。
一、缝纫机有不同种类

1841年,一位来自法国的,对缝制衣服和其他衣物有需求的裁缝,名字叫做蒂莫尼耶,成功研制出了一台链条式的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同旧式的缝纫机相比,采用链条作为连接各个装置的工具,使得各项任务的完成更为便捷。
而在1845年,又有一名叫做伊莱亚斯豪的人也研制成功了一台缝纫机。

就在六年之后,来自美国的一名工人名字叫做胜家,发明了一台新的种类的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是锁式的,同之前的缝纫机又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名工人甚至成立了一家公司来专门生产这个锁式的缝纫机。
而就在缝纫机发明出来后不久,中国便迅速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生产缝纫机和消费缝纫机最大的国家。
二、我国生产大量缝纫机

我国建国后不久手工业发展迅速,为了保证手工业能够带动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国家对手工业的各项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而为了使国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发明和使用缝制机械的大国,我国国内的许多工厂都开始了缝纫机的研发,并且许多企业都利用缝纫机生产出了许多受到各国欢迎的手工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