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内吹气球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
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三、带电的气球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四、神奇的牙签
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
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4、牙签会远离肥皂。
五、瓶子瘪了
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六、会跳远的乒乓球
1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
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一、瓶内吹气球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
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三、带电的气球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四、神奇的牙签
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
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4、牙签会远离肥皂。
五、瓶子瘪了
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六、会跳远的乒乓球
1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
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常见的热空气上升实验有小纸蛇和小风车实验,二者皆以烛火加热空气为动力。
但随着小纸蛇的转动,纸蛇上棉线的扭力会增加,影响其转动;小风车也会因为有多个小纸孔与大头针发生摩擦而影响其转动。
烧纸钱的时候,纸灰往天上飞以及孔明灯、走马灯都是
我做过许多奇思妙想的科学实验,令我最感兴趣的是上次用液体做的实验。
那一天,我打开一本书上面写道:
用一个杯子把里面先倒入油,再倒入水,之后油会在水之上!我那时半信半疑心想:
还是做实验吧。
我先轻轻地拧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倒到透明的玻璃杯中,我想:
哈哈!第一步就这么顺利,那么接下来的几步不就更顺利了!接着我打开花生油瓶子,斜着让油一点点的倒在杯中,接着用筷子把它们搅拌起来,水和油就融合在一起了,我看见了这样的情形就想:
可恶、可恨书上说的是假的。
可是过了一会儿后就分开了,变成了两层液体:
第一层是花生油,第二层是水。
我想又了想:
咦!要不,我再倒一些酱油,看看会发生什么?于是我又在杯子里倒了一些酱油,搅拌了一下,酱油和水便溶合在一起了,可是花生油仍然在第一层。
我想: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我最爱吃的蜂蜜?如果我倒入一些蜂蜜又会怎样呢?然后,我又把蜂蜜和这些液体混合在一起搅拌,一开始是和水油一样的,但是没过多久却变成了三层:
第一层是花生油,第二层是酱油和水溶合在一起的液体,第三层是蜂蜜。
我想:
为什么不同的液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真叫人琢磨不透啊!为弄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便把这杯“奇怪”的液体拿到爸爸面前,问道:
“爸爸,你瞧,为什么我怎样搅拌这些液体,它们也不会融合在一起呢?”爸爸仔细瞧了瞧这些液体,然后笑着对我说:
“儿子,你想想这些液体的重量有什么不同呢?”
我把它拿到面前,仔细看了看这杯液体,想:
重量?液体与重量有什么关系呢?我又充满了疑问?爸爸看到我这个样子,说:
“液体最轻的总会在最上层,稍重的在中间一层,最重的液体在最下层。
”
这杯“神奇”的液体,让我懂得了液体不相溶是与重量有关系,也让我懂得了: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我们鉴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