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百科 > 正文

长城历史背景(长城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等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23-07-20 13:34:43   来源:    

长城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如下:

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系列城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修建连接北方边疆的长城以防御游牧民族入侵。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城不断修建扩展,并在明朝时期达到了规模的巅峰。

长城因其历史意义和壮丽景观而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城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等基本情况?

背景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

战国时期,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

秦国

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秦代

蒙恬大规模筑长城。

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

明代贡献最多。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万里长城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一、长城的名称由来: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1、长城,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

2、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3、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4、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

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

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

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

5、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

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

二、长城的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

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

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长城的由来和背景故事?

1.长城的由来和背景故事非常丰富多彩。

2.+中国长城庞大的规模和建筑历史跨越几个朝代,大多数时期都是在保卫中国北方免于外族侵略的过程中建造和加固。

秦始皇统一中国和汉武帝扩大和联通边疆地区,是中国长城重建和加固的高峰期。

明朝时期,明成祖为了防御胡虏,入主中原以后,对当时的长城进行了多次改建和加固,长城成为了当时中国军事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出,长城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建筑之一,其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