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应麟 成书于南宋中期。
中国宁波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如安在《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期上发表了《历史上最早记载〈三字经〉的文献——〈三字经〉成书于南宋中期新说》一文,判断《三字经》应成书于南宋绍熙(1190年-1194年)至嘉定(1208年-1224年)年间,其时代要早于王应麟(1223年-1296年)和区适子。
而宁波是目前已知的《三字经》最早流传的地区。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
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人。
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
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
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
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作者:
王应麟 成书于南宋中期。
中国宁波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如安在《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期上发表了《历史上最早记载〈三字经〉的文献——〈三字经〉成书于南宋中期新说》一文,判断《三字经》应成书于南宋绍熙(1190年-1194年)至嘉定(1208年-1224年)年间,其时代要早于王应麟(1223年-1296年)和区适子。
而宁波是目前已知的《三字经》最早流传的地区。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
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人。
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
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
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
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三字经作者是王应麟。
王应麟(1223~1296)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
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庆元府鄞县人。
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
著有《三字经》、《小学绀珠》、《玉海》等。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
王应麟(1223~1296)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
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
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
传世书法有《著书帖》等。
著有《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
是张培基写的。
因为历史上记载三字经是明朝朱权编纂的《幼学琼林》中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三字经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教育家张培基。
他的确作了类似三字经的著作,名为《三字经》。
张培基的《三字经》对于三字经中的文字、词义及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有详细讲解。
三字经作为古代儒家教育经典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教育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