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jiǔlèitāotāo
“滔”,普通话读音为tāo,“滔”的基本含义为弥漫,充满,如滔天;引申含义为倨慢,如“士不滥,官不滔”。
在日常使用中,“滔”常做形容词,表示水势盛大的样子,如滔滔。
滔字初见于金文,形声字。
水(氵)表意,篆书形体像水流,表示水势大为滔;舀(yǎo)表声,舀有上出之意,表示滔是水向上漫开。
本义是大水弥漫。
不是成语。
形容江河的大水奔流貌白浪滔滔。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形近字:
稻,蹈,舀
“滔”,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tāo,最早见于西周晚期金文。
“滔”的基本含义为弥漫,充满,如滔天;引申含义为倨慢,如“士不滥,官不滔”。
在日常使用中,“滔”常做形容词,表示水势盛大的样子,如滔滔。
不是白浪滔滔,而是白浪滔天。
白浪滔天
汉语成语
白浪滔天,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lànɡtāotiān,形容波浪滚滚,无边无际。
多形容大海海浪的气势磅礴。
出自《三国演义》。
作品名称
白浪滔天
作者
罗贯中
创作年代
元末明初
作品出处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