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种传说中的花朵,相传那是夏天的最后一种花朵,荼靡花开后,就不会再有花开了……
引用一位前辈的这段话:
《红楼梦》里十二钗抽取花名签的时候,麝月抽到的是荼靡花,叫“韶华胜极”。
诗句出自宋代王淇的“开到荼靡花事了”。
书中写宝玉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他看到后要把签藏起来不让大家看,觉得这个话不吉利。
因为荼靡花是春天最后的花,开得最晚,所以说“开到荼靡花事了”,“花事了”三个字还双关,袭人姓花,袭人出嫁的时候跟贾宝玉讲“你好歹把麝月留着”,服侍他们两夫妻,宝钗同宝玉。
所以最后,宝玉做和尚的时候,不但丢掉了宝钗,也丢掉了麝月。
所以“开到荼靡”,《红楼梦》中的荼靡花就是麝月,“花事了”,袭人的事情也了了,袭人便出嫁了。
繁盛之后留下的也许是一片颓败,又或许是归于平淡。
但愿在生命里能够看到花朵的盛放,哪怕是瞬间浓烈的歇斯底里,即便花期过后将面对内心深刻的悲凉,也情愿让感情开到荼靡。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王淇《春暮游小园》
一、荼蘼是什么意思
荼蘼本身是一种植物,有分离、已成过去之义。
因荼蘼花开意味着春天结束,因此为伤感之花。
荼靡又名佛见笑、重瓣空心泡,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空心泡的变种。
花瓣多重,呈长卵形,白色,花带香味。
植株有2-3米高,能结果,果实为红色球形,可生吃也可酿酒。
二、荼蘼的植物文化
荼蘼在佛教中多有提及,它在尘世中代表着分离。
荼蘼花是春天最后开花的植物,它开了也就意味着春天结束了,一般总用荼蘼花开来表示女子逝去的青春或者终结的感情。
三、荼蘼本身的作用
荼蘼植株繁茂,花香浓郁,可以用来做绿篱,其结的果子既可以生吃,也可以酿酒,而荼靡花是很好的蜜源,也可以提炼芳香油及浸膏。
荼蘼本身比较美丽,我们可以多多欣赏,不过赋予的寓意则比较伤感。
荼蘼有结束和悲伤的意思,荼蘼在每年的6-7月份开花,此时正处于毕业季,象征着学生们结束学业和对于朋友、同学和老师的不舍,赠送荼蘼可以表示道别。
养殖荼蘼时,要将其栽种到疏松、肥沃且排水性好的土壤中。
荼蘼有结束的含义,荼蘼从每年的6月份开始开花,一直到7月份花朵才会逐渐凋谢,而当6月中旬,学生们相继毕业时,也就是荼蘼生长的最为旺盛的时候,因此将荼蘼赠送给朋友和老师,可以代替告别。
荼蘼的花语是悲伤,荼蘼的花瓣为白色,花蕊为淡黄色,当花朵逐渐凋谢时,花瓣会一片片飘落,到最后只留下黄色的花蕊,从而有种人走茶凉的感觉,因此不适合将凋谢的荼蘼赠送给他人
荼靡意为繁盛至衰败。
荼蘼,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钩状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夏季盛放。
产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各省区。
荼蘼是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开放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
荼蘼是一种植物,又叫做酴醾、佛见笑、重瓣空心泡,是蔷薇木蔷薇科植物。
荼蘼花枝茂密,花多且繁密,果子在入秋后会变成红色,果子可以生吃或酿酒。
荼蘼常生于海拔250~2200米的草丛、杂木林、溪边等。
荼蘼花是春天最后盛放的花朵,当荼蘼花开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