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汉代使用的一种新式农具。
西汉时期铁犁已广泛使用。
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耦犁,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
由二牛合犋牵引﹑三人操作的一种耕犁。
汉武帝时赵过在推行代田法的同时﹐发明了二牛耦耕的耦犁﹐其操作方法是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
这种犁犁铧较大﹐增加了犁壁﹐深耕和翻土﹑培垄一次进行﹐可以耕出代田法所要求的深一尺﹑宽一尺的犁沟。
二牛三人一个耕作季节可管五顷(汉大亩每亩当今六分九厘﹐每顷当今六十九亩)田的翻耕任务。
耕作速度快﹐不至耽误农时。
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先民逐渐由采集和狩猎的生活转向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定居生活。
农耕需要工具,最早使用的耕地农具非常简易,就是一根头上削尖的木棒。
后来,先民为了加强掘土的力量,在尖棒的下端绑上一根横木,便于脚踏。
进一步,为了减少掘土时的俯身角度,先民将木棒的直尖改为斜尖,这就成为单尖木耒。
进一步,为了增加掘土效率,先民将耒的单尖改进为双尖,这就叫双齿耒。
先说结论,至今还用铁犁牛耕的原因如下,因为某些地方的地理形态过于狭窄和恶劣,因此大型的农业机械根本不能够施展用途,所以只好采用原始的铁犁牛耕方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效能,方便耕种能够为这个地方工除人力的工作作。
农业生产工具自春秋战国以来称之为“田器”、“农器”和“农具”。
制造农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
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种类有锛、臿、斧、斨、镈、铲、耨、镰、犁形器等。
这是中国农具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中国铁的冶铸技术发明至迟始于春秋。
春秋战国之际,冶铁技术先后出现了生铁冶铸、炼钢和生铁柔化三项技术,使铁器成为更富有广阔前途的锐利工具,加快了铁农具代替木、石、青铜制农具的历史进程。
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转折点,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变为耕地、牧场,也使大面积的田野耕作成为可能;甚至使农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