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天天知识 > 正文

苏轼西塞山前白鹭飞全文(西塞怀古刘禹锡)

发布时间:2023-08-08 17:42:27   来源:    

苏轼西塞山前白鹭飞全文?

浣溪沙·渔父

苏轼〔宋代〕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

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

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

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西塞怀古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所作。

这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

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

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西塞山怀古来源及历史典故?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分析平仄?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公元824(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乘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在古诗尤其是在律诗、绝句中抒情、写景、议论均不难,最难的是叙事,因为完整的叙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过程,而在诗中字数、句数、平仄、韵脚等却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西塞山怀古划分节奏?

西塞山怀古这首诗的朗读划分节奏为: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