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庶是一个历史人物,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臣之一。
2.在现代语境中,“徐庶”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聪明而忠诚的人,尤其是指那些助人为乐、不图私利的人。
3.这个用法的起因是徐庶在历史上的形象,他生性聪明机智,多次为蜀汉主公刘备出谋划策,给予了诸如“若天命归刘,愿大王制之,刘氏世其祀;若不然,则大王统听诸侯,割据一方,自为王也”等宝贵的建议。
此外,徐庶还在蜀汉发展学术、治理农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4.因此,现代语境中将“徐庶”用作褒义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符号和表述方式,在文学、影视、互联网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
徐庶的故居地,坐落在南漳县城北徐庶路,现为著名的三国历史文化景点之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人公徐庶是一位饱经人生磨砺的“荆襄高士”,在欲与刘备共图霸业之时,却因曹操囚其母而误囹曹营。
窘迫之下,隐敛锋芒,用“足智多谋”包裹五味杂陈的坎坷人生,被迫入仕曹营,却终身不为其设一谋,用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苦涩方式,艰难地体现了他的至忠至孝,看似入仕为官,实则大隐于朝……
荀彧对徐庶评价很高。
荀彧说,徐庶是当下仅次于诸葛亮的优秀人才,他计谋百出无一不中,他孝敬老母,忠于主公,团结下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真实历史上,徐庶是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从他为刘备献计获胜曹操之事即可以看到徐庶的能力。
而且到最后徐庶还是官至三公,可见真实的徐庶并非如三国演义般没有太大能力。
关于徐庶儿子的没有记载。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
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