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的汉语拼音读音为yun,声调为第二声,更多地出现于人名用字,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士大夫伍郧,即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伍子胥的父亲。
该字的书写方式与陨石的“陨”字颇为相像,读音虽然不同,但字体结构的排序方式却正好相反,书写时应当注意。
chǔguódūchéng
城,普通话读音为chéng。
“城”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城,以盛民也。
“城”字基本含义为围绕都市的高墙,如:
城墙、城池;引申含义为筑城、守城。
在现代汉语中,“城”字多用作名词,如:
商城,长城。
绛【jiàng】
〈形〉(1)(形声。
从糸(mì)。
本义:大红色)同本义[deepred]绛,大赤也。
——《说文》纁谓之绛。
凡九旗之帛皆用绛。
——《广雅》绛树在其南。
——《淮南子·地形》纶组紫绛。
——左思《吴都赋》绛皓驳色。
——清·姚鼐《登泰山记》(2)又如:绛帐(绛帏。
红色帷帐;对师长之尊称);绛脂(大红胭脂);绛纱(红色的纱帐);绛帻(大红色头巾。
代指宫中侍卫人员);绛节(红色符节)◎绛【jiàng】〈动〉染为绛色[redden]。
如:绛天(把天空染为绛色)◎绛【Jiàng】〈名〉(1)古都名。
春秋晋地[Jiangcapital]绛人也。
——《国语·晋语》。
注:“晋国都,在今山西绛县。
”(2)又如:绛人(绛县的老人);绛侯(指汉高祖刘邦的大臣周勃,他以功封绛侯,在铲除诸吕中起了重大作用);绛老(本指春秋晋国绛县的老人,后泛指高寿的老年人)常用词组绛紫
郧[yún]
部首:
阝
笔画:
9
五笔:
KMBH
基本解释:
①郧县,地名,在湖北。
②姓。
详细解释:
〈名〉
①古国名。
②在今湖北省安陆县。
春秋时为楚所灭。
③古地名。
④春秋卫地。
故城在今江苏省如皋县。
⑤春秋吴地,在今江苏省如皋县东。
基本字义:
郧读作yún,是形声字,阝(邑)为形,员(yún)为声。
本意为古代诸侯国名,为楚所灭,故地在湖北安陆县(一说在湖北十堰郧阳区)。
郧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方国,历经尧舜禹、夏商至西周末,早先一直活动于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其后迁移湖北郧阳一带,再而后又迁徙到今湖北安陆一带,被楚国所灭。
这个员字加个耳刀(阝)是郧字,拼音是yun,读二声。
郧县,地名,在湖北省。
郧字的笔顺:
竖、横折、横、竖、横折、撇、点、横撇弯钩、竖,共9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