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宋代: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宋代词人苏轼的古诗词《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科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本文第一层用了记叙、描写第二层用了写景,第三层用了议论。
描写对象是月光。
文中描绘了月色之美,创设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
这是作者心境的体现。
被贬斥于黄州困苦境遇和寂寞无聊使作者“解衣欲睡”,但月光似乎有意慰藉诗人而悄悄走进门来,使诗人如遇久违的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