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基本相同,但物理性质上有所不同。
同位素的存在使得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不同,因此也影响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化学反应。
举个例子,氢元素有3种同位素:
普通氢(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称为氢-1或1H;氘(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称为氢-2或2H;氚(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称为氢-3或3H。
这三种氢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基本相同,但物理性质上有所不同。
例如,氘和氢在同样的条件下,氘的沸点比氢低,其化学反应速率也比氢慢。
因此,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可以利用同位素的这些特性进行分离、标记和追踪等操作。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
最常见的同位素就是氕氘氚:
氕(氢,H),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氘(重氢,D),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氚(超重氢,D),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的氢原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而由于中子数的不同导致原子的质量数不同,由同位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差异。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在物理性质上有细微差异,如质量、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同位素的存在是由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不变,而中子数可以有差异所造成的。
同位素的示例包括氢的三种同位素:
氢-1、氢-2(即重氢)和氢-3(即氚)。
同位素指的是原子核中具有相同质子数(即同一元素)但质量数不同的不同种类的原子。
它们拥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但它们的中子数不同,导致质量数不同。
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大致相似,但在物理性质和核反应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位素广泛应用于核能、医学放射性同位素、地质年代测定等领域。
通过研究同位素的比例和变化,人们可以获得关于物质来源、变化过程以及地球历史等方面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