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天天知识 > 正文

初八是啥节(初八习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1-02 14:30:23   来源:    

初八是啥节?

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俗称“腊八”。

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

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初八习俗有哪些?

大年初八有占谷、放生祈福、顺星、开业、观谷、八仙节等习俗。

正月初八又称顺星节,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

初八的别称?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望江南·咏弦月》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完善

咏物,月亮,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八的月亮,如同半面妆镜,悬挂青空。

她斜靠在雕花的栏杆上娇媚不语,梅花的影子随着月光暗暗移过红桥。

北风吹来,裙裾飘飘。

注释

望江南:

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初八月:

上弦月,即农历每月的初七或初八前后的月亮。

青霄:

蓝天,天空。

画阑:

刻有画图的栏杆。

红桥:

当指有雕饰的桥,或仅仅是对桥的雅称。

一说为位于瘦西湖南端的红桥,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原为红色栏杆的木桥,后在乾隆元年改建为拱形石桥,取名虹桥。

裙带北风飘:

语出李端《拜新月》: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腊八节的别名是:

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节日起源: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

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

“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

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