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期,诸侯王可自称寡人,比较弱小的诸侯王自称孤,而周天子自称“予一人”。
2、战国秦西汉时期,各地诸侯王仍自称寡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以十五城易寡人之璧,可与否?”。
3、先秦时期,王、诸侯、士大夫等,都可以自称为“寡人”。
“寡人”一词在古代意为“寡徳之人”,这是古代君主的谦辞。
那时侯,寡人不光是男人的专属。
《诗经》中曾经记载,卫庄公夫人庄姜就曾自称过寡人,由此可见,古人常用的“寡人”来谦虚地说自己无德无能。
4、但是到了唐朝,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逐渐变成只有皇帝可以自称寡人。
孤人是东周以前王的自称,东周后,天子脚下的那些诸侯和王自称寡人,秦始皇统一后就自称朕,历代帝王自称朕。
孤、寡都可以看出“只有一个”,说明那些王的骄傲自大,认为普天之下只有自己是这样高贵。
朕在秦始皇以前人人都可以自称,秦始皇为了突现高贵,把朕作为自己一个人的自称,其他人不得自称朕。
寡人,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自称。
出处: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
“朕,身也。
”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
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始皇帝统一天下后,规定:
“天子自称曰朕。
”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