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腊八节的寓意是祈求祝福、丰收、祭祀祖先等。
腊八节,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教盛大节日之一,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2.传说喝了这粥,可以得到佛的加持。
所以腊八粥又叫“福寿粥”、“福德粥”、“佛祖粥”。
腊八,原本是佛教节日,代代相传,逐渐家喻户晓。
传说之一: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代每到腊八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腊八粥,老百姓也会在合家团聚时喝腊八粥。
在腊八节这天,人们还有在泡腊八蒜的习俗,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密封的罐子里,倒入醋、封上口,蒜瓣会逐渐变成像翡翠一样。
在安徽省黟县地区,腊八豆腐是民间的传统小吃之一,在腊月初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腊八豆腐,这种豆腐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味,非常适合用来招待宾客。
寓意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象征五谷丰登。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的却是农事劳作一年的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从表面来看,人们是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礼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保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发达。
北京腊八节的习俗: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
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西北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
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
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
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
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陕西腊八节的习俗:
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
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腊八节的习俗: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
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腊八节的习俗:
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
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西宁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
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江浙腊八节的习俗: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
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
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
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腊八节,俗称“腊八”,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
在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腊八蒜、吃腊八面的习俗。
1、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2、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
3、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4、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