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天天知识 > 正文

魏征直言劝谏有什么特点(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话)

发布时间:2023-08-12 09:05:33   来源:    

魏征直言劝谏有什么特点?

魏征的直言劝谏非常具有个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来不看皇帝脸色行事,甚至不会给皇帝任何面子,太宗皇帝有几次都想杀了他。

纵使这样的忠臣直言也难以在庙堂之中安然无恙,处事不够圆滑,如果换了任何一个统治者,他这个星可就永远的陨落了

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话?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思国一作:

望国)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魏征直谏从中读懂了什么?

魏征直谏从中读懂的是唐朝初期帝王兼容并蓄的统治方针,以及初唐时期称得上是吏治相对清明的历史时期。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只有当贤臣遇上明君才能直谏,才敢直柬。

很好的诠释了所谓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伺的真正含义。

魏征唐太宗泰山封禅的典故?

唐太宗是有名的贤君明主,贞观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当时,唐太宗已经有了前往泰山封禅的意愿。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夏,李世民正式下诏封禅,并做好了一切准备,但是这时报告天上出现了彗星,不吉利。

此时,魏征上奏,希望皇帝不要前往封禅。

这就是《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

魏征表示,天下还不富裕,祭祀封禅投入太大,老百姓难以承受。

好在唐太宗从谏如流,放弃了封禅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