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讲宿迁不适合建市大范围建高楼。
宿迁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有众多的湖泊,没有高山和峡谷,也不会有地震的可能。
在1000多万年以前就有古类人猿活动的痕迹。
宿迁在郯庐断裂带上。
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
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宿迁在郯庐断裂带上。
郯庐断裂带:
北段(肇兴—沈阳):
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
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
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
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
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
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
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
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
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
淮安牌郯—庐地震带,“郯庐地震带”经过徐州、宿迁、淮安西部.从我省的地震历史来看,最近几十年曾经出现过的大地震分别是1624年扬州出现的6级地震、1913年和1930年在镇江发生的两次5.5级地震以及1979年溧阳出现的6级地震。
所以,尽管有活动,我省的地震并不太频繁。
淮安目前应该不会有大型的地壳运动所带来的地震
江苏八级地震概率很小。
江苏绝大部分地区属平原地带,不在地震板块。
纵观历史,江苏一带还没有过八级以上的地震,但六级以下的地震时有发生,饭八级以上的地震几乎没有发生过,所以江苏的人民还是比较安全的,也是比较幸福的。
我爱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