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每个句子除了关键位子,尾字的平仄也很重要,它决定了一个句子是否韵句,这个字是否韵脚。
格律诗的韵脚基本上都是平声字,所以如果不是韵脚,在格律诗中一般就使用仄声字来断句区分。
“白日依山尽”,“尽”字为仄声,所以我们称这个律句为“仄起仄收”句。
而下一句“黄河入海流”,明显就是平收,我们就称之为“平起平收”句。
同理,再看三四句。
“欲穷千里目”,平起仄收句,“更上一层楼”,仄起平收句。
两个平收句的尾字“流”、“楼”为同一韵部,是这首诗的韵脚。
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这四种格式是所有格律诗的基础形式(七言也一样)。
格律诗的所有平仄关系都是在这四种律句之上在使用“相对”、“相粘”两种句子之间的关系组合成为格律诗。
如“白日依山尽”,使用“相对”(关键位置平仄相反)的关系,就是“黄河入海流”。
然后第三句和第二句是“相粘”的关系(关键位置平仄相同),就是“欲穷千里目”。
然后第四句又和第三句“相对”(关键位置平仄相反),“更上一层楼”。
我们列出平仄和诗句的对应,大家就可以一目了然。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首字不论)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
“平起仄收”是格律诗的4种格式之一,它属于“格律”规律中“格”的问题(平仄声的规律问题)。
古代格律诗的4种格式是怎样的呢?
一、仄起仄收
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字。
其中五言绝句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仄起平收
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是仄声字,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
其中五言绝句是: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平起仄收
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
其中五言绝句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绝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平起平收
就是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字。
其中五言绝句是: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绝句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就是绝句如何安排平仄声的4个规律。
因为格律诗押平声韵,所以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是平声字的话,是需要入韵的。
对联仄起平收,是一种文学形式,也叫“上下联”。
它有四行,每行由两个五言词组成,上下联必须有相同的词韵,而且有明显的对偶关系,上联用仄声,下联用平声,构成了一定的对比关系,通常能够表达出对人生、物质、精神、道德等方面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本质的看法、情感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