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所有的电子器件都有阻抗,看具体的电路而言,有时器件阻抗较小,对电路功能没有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简单的说:
输入阻抗是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测得的等效电阻值;
输出阻抗是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测得的等效电阻值;
例如:
1、假设一个电路的输出电压是12v的,这时他的输出阻抗:
600ω,那么根据i=v/r可以得出,这个电路的最大输出电流为0.02a=20ma,超出这个输出能力,电路就会过载。
2、假设一个电路的输入电压是12v,他的输入阻抗:
600ω,那么根据i=v/r可以得出,这个电路的工作电流是0.02a=20ma,低过这个工作电流,电路可能会工作不正常,甚至不工作。
所以,输出阻抗越高,驱动外围电路的能力越差;
输入阻抗越高,能耗就越小,也越容易被驱动。
相对的,当一个输出阻抗低的电路与一个输入阻抗高的电路相结合时,就需要匹配阻抗,这不仅能提供电路结合后的稳定性,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功耗;理论上是输入输出阻抗相等是最佳的。
阻抗与电阻具有相同的单位,都是Ω。
电阻对电流具有阻碍的作用,同样,阻抗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
阻抗可以是电阻、电容、电感的任意组合对电流起到的阻碍作用。
由于电容对直流电的阻抗无穷大,而电感对直流电的阻抗是零,因此,阻抗更多用于描述交流电路中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高阻抗是指阻抗值大,低阻抗是指阻抗值小。
阻抗是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统称。
阻抗的单位是欧。
阻抗衡量流动于电路的交流电所遇到的阻碍。
阻抗将电阻的概念加以延伸至交流电路领域,不仅描述电压与电流的相对振幅,也描述其相对相位。
当通过电路的电流是直流电时,电阻与阻抗相等,电阻可以视为相位为零的阻抗。
z,物理学符号,指的是阻抗值。
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阻抗的单位是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