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古代有多种叫法,比如“五月五日”、“重午节”、“重五节”、“五月节”、“躲午节”、“端阳节”、“菖蒲节”等等。
就端午节而言,所谓的“端”,唐代徐坚(660年~729年)编纂的《初学记》中解释:
“端,始也,谓五月五日”。
“午”为古代“十二地支”中第七个地支,夏历正月建寅,因而正月为寅月,第五个月为“午月”,午月第一个午日(不一定是午初五日),称为“端午”。
传世文献中最早的出现“端午”两字,见于西晋大臣周处(236年~297年)撰著的《风土记》,原书已经亡佚,幸而这段记录保存在唐人徐坚的《初学记》中,《风土记·卷四·岁时部下·五月五日第七》“叙事”条有: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进筒粽”。
闰五月的年份:
1903年、1914年、1922年、1933年、1952年、1971年、1990年、1998年、2009年、2028年、2047年、2066年、2085年等。
相关介绍:
在21世纪前后,闰五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闰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五月的频率会从最高逐渐下降),一般相隔8年或11年出现一次。
端午节对应阳历日期最早的年份、火把节对应阳历日期最晚的年份一般闰五月。
意思是:夏至几乎不会与端午节在同一天。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
其交节日期往往在公历的6月22日前后。
此时其所对应的农历,往往在五月中旬前后。
因为农历每月与公历每月相差在20日至50日之间(如大年初一最早在元月19日左右,最晚在2月19日左右),通常在30天左右。
而端午节是五月初,所以夏至日很难与端午节重合。
能送,粽子是越新鲜越好吃,端午节当天送粽子表明粽子是新包的,可以放心吃。
端午节送粽子是晚辈送给长辈,没有什么禁忌。
端午节最晚的年份一般有闰四月。
在21世纪前后,闰四月属于常见闰月,一般相隔8年或11年出现一次,最长相隔38年出现一次,频率仅次于闰五月。
但闰月的间隔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闰四月的间隔时间也逐渐增长。
上一次的闰四月为2012年(壬辰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风俗更为人们重视,《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