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里的有毒气体包括:
一氧化碳、氰化氢、氯化氢、丙烯醛、硫化氢等。
其中一氧化碳是常见火灾的致命因素之首,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吸气数次后人就会失去知觉,1—2分钟就会丧命!其它燃烧产生的气体也都属于剧毒、高毒级别,这些气体由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具等等燃烧后产生,吸入后会严重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仅要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要学习一些火灾自救知识。
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乙丙丁戊5类
甲类,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闪点小于摄氏28度的液体;
2)爆炸下限低于10%的气体;
3)常温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可自燃或爆炸。
4)常温遇水或水蒸气能产生可燃气体并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及遇有机物或易燃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自燃点的生产。
乙类,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闪点在摄氏28度至摄氏60度的液体;
2)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粉尘、纤维、闪点的液体雾滴。
丙类,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闪点大于摄氏60度的液体;
2)可燃固体。
丁类,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
1)加工非燃烧物质,高温或熔化而经常产生热辐射、火花或火焰;
2)气、液、固体作为燃烧或气、液体燃烧作其他用;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
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
火灾危险性以甲类危险最大。
火灾危险性和火灾危险等级是两个概念。
火灾危险性是针对工业建筑(厂房、仓库)而言,主要根据生产(储存)物品的性质和数量来划分的,分别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火灾危险等级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概念,是根据系统设置的用途、容纳物品的火灾荷载及室内空间条件等因素确定的,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Ⅰ级、Ⅱ级)、严重危险级(Ⅰ级、Ⅱ级)和仓库危险级(Ⅰ级、Ⅱ级、Ⅲ级)。
火灾危险性是指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与暴露于火灾或燃烧产物中而产生的预期有害程度的综合反应。
消防火灾危险性类别划分:
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
严重危险级:
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场所。
中危险级:
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快,扑救较难的场所。
轻危险级:
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容易的场所。
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生产、储存物品、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四种。
其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级。
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