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存世的多为小字,大字仅有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多景楼诗》、东京国立艺术馆的《虹县诗》、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山铭》。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颇多。
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
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
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
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
著《山林集》,已佚。
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
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有
因为米芾是中国宋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在书画及文学创作领域均有杰出成就。
他的一些集字名言也广为人知,比如《造字要旨》中的“无目不读,无耳不闻”、“笔有灵气,墨有韵味”等。
这些名言中蕴含了他对于艺术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米芾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包括他的字体,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艺术风格,并对后世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米芾的集字名言,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艺术以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还可以启发我们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思考。
【米芾的行书《蜀素贴》,初学米芾非常友好,初学书法不要学米芾的字。
】
关于米芾的字,有人这样评价。
米芾书法,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米芾比较广为流传的名号米癫,上面的评价一半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