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o第一声
“杓”,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háo、biāo。
“杓”的基本含义为斗杓;引申含义为独木小桥。
在日常使用中,“杓”也常做名词,表示杓子,如杓棒、杓俫。
“杓”,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杓”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jíbiāoxuánpēngdǐng
“鼎”,普通话读音为dǐng。
“鼎”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如铜鼎、鼎食;引申含义为锅,如鼎罐、鼎锅。
在日常使用中,“鼎”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显赫,盛大,如大名鼎鼎。
sháoyuán
●袁
yuánㄩㄢˊ
◎姓。
◎袁yuán
〈形〉
长衣的样子[(dress)long]
袁,长衣貌。
从衣,叀省声。
——《说文》
词性变化
◎袁Yuán
〈名〉
姓。
如:袁纥(我国古代部族名)
“袁”,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从衣,篆书之形像一件古时的上衣,有宽大的袖简和斜往一侧的门襟。
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袁”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出自《卖油翁》
杓读音:[sháo]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lì)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sháo]:
同“勺”。
[biāo]:
1.古代指北斗第五、六、七颗星。
亦称“斗柄”。
2.拉开。
3.击。
一、一个王一个汤的半边是个“玚”字。
玚的读音是chàng、yáng
部首:王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7
笔顺:横、横、竖、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
二、玚的基本释义:
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丑亮切《正韵》尺亮切,音怅。
《说文》圭尺二寸有瓒,以祠宗庙者。
《徐曰》瓒亦杓也。
又通作鬯。
《周语》奉玉鬯往献。
《注》鬯酒之圭,长尺二寸,有瓒,所以灌地降神之器。
又《广韵》徒杏切《集韵》丈梗切《韵会》杖梃切《正韵》杖梗切,音挺。
义同。
又《集韵》待朗切《正韵》徒党切,音荡。
《前汉·王莽传》瑒琫瑒珌。
《注》瑒,音荡。
玉名也。
又《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音阳。
义同。
又人名。
《曹丕·典论论文》汝南应瑒德琏。
又唐有申屠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