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是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南下,攻占荆州,操练水军,欲一举平定孙权、刘备,一统天下。
孙权的江东政权岌岌可危,大部分人认为力量悬殊,应该投降曹操。
鲁肃(字子敬)力排众议,舌战群赤臣,陈述战与降的利弊,终于使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诸葛亮,出自三国演义。
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诸葛亮能言善辩,面对东吴诸儒的诘问,他从容答复、游刃有余,令东吴诸儒满面羞愧不能应对。
译文:
鲁肃回报孙权,孙权安排第二天召集文武于帐下,请卧龙先生来,升堂议事。
第二天,鲁肃到驿馆接孔明同往孙权大帐中。
孔明只见张昭、顾雍等一班二十多位文武官员,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一一见礼,之后在客位上落坐。
张昭等人看到诸葛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他一定是来游说的。
张昭便率先开口试问孔明道:
“我张昭乃是江东的小人物,早就听说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有这样的事吗?”孔明回答道:
“这只不过是亮平生的一个小可之比。
”
张昭道:
“新近听说刘备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因而欲想席卷荆襄。
如今荆襄却一下归属了曹操,不知你们是何用意啊?”孔明暗想:
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孙权?
于是答道:
“在我看来,我主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备谦卑仁义,不忍去夺同宗兄弟的基业,因此将荆州推让掉了。
刘琮是个小孩子,听任佞言,私自投降,致使曹操很猖獗。
如今我主屯兵江夏,是另有良图,这可不是等闲之辈所能理解的。
”
原文: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
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
施礼已毕,坐于客位。
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
“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
“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昭曰:
“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
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
“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
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
出处:
出自元末明初洪武年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现在,此词已经成为褒赞能言善辩者的口头词汇。
情节
曹操占据荆州、襄阳之后,当阳一战,刘备兵败夏口。
鲁肃过江求见,探问曹军虚实及刘备去向。
诸葛亮答以将往苍梧投奔太守吴臣。
鲁肃乃邀诸葛亮一同过江,与孙权共商破曹之计,刘备假意不允。
诸葛亮自请与鲁肃同行,刘备方许前往。
东吴谋士张昭、步骘、蒋综、陆绩等探知消息,欲难倒诸葛亮,以便降曹。
及与诸葛亮相见,掀起一场舌辩,诸葛亮侃侃而谈,驳得诸人哑口无言,含羞带愧。
黄盖见状,责张昭等徒逞舌辩,并请诸葛亮往见孙权,陈述和战利害。